【110推甄】 台大商研/台大國企/政大企研/交大經管/成大企研/成大國企/中山企研 落榜&錄取心得分享

劉沛淇 Becky Liu
14 min readJul 2, 2021

大家好,我是110學年 商研/企研/國企類研所的推甄生。在準備研究所的過程中受到 Dcard、PTT 與 Medium 的幫助很多,希望這篇文也能同樣幫助當年與我一樣迷惘的推甄生們

本篇會以分析為何落榜的原因檢討自己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為主,希望未來有意報考上述校系的人可以盡量避免同樣的問題發生,順利上榜!

【本文大綱】

  1. 個人背景概述
  2. 推甄結果
  3. 落榜原因分析
  4. 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5. 面試分享
  6. 感謝與總結

開始前一樣配首歌,邊聽邊看文章吧!

恭碩良 Jun Kung — We All Fall Down

01 /個人背景概述

(以下皆為有放進書審中的經歷)

【校系】
-國立中正大學 主修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輔修企業管理學系

【成績】
-平均:87.99
-班排:8/30(27%)
-GPA:4.04/4.3

【競賽經歷】(按時間依序排列)
-18th TAA 創意策略提案競賽
-第3屆史多力盃簡報大賽 亞軍
-17th ATCC 校園商業個案競賽 全國季軍/企業組冠軍
-2018 理律盃公民行動方案競賽 全國優選/探索問題特別獎

【工作與實習經歷】
-雲嘉南勞動力發展學院 社群行銷助理
-2020 極思數位商略有限公司 品牌企劃實習生
-2019 統一企業 行銷實習生

【研究經歷】
-109年度 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畫(主題與商管無關)

【社團經歷】
-19th 中正大學親善大使團 團長
-10th 中正大學紫荊書院 輔導員
-110級 成教系系學會 副會長

【活動經歷】(均為校內)
-1th 引想人計畫 職涯導師
-2019 中正徵才月 行銷組組員
-2018 萬國文化節 設計部部員

【語言能力】
-多益 745 (藍色證書)

【其他證明】
-校長獎*1

整體而言,成績和語言能力是我的弱勢,其他像是競賽、社團、實習等方面應該都有點滿

建議要考多益的推甄生可於5、6月就先考起來放,不要像我拖到推甄前最後一場(8月)才考,尤其那場的考生很多都是要準備推甄的(曾在版上聽人說過),因此大家都卯足全力在準備,以多益這種類似學測級距給分的方式,要是身體狀況一不好很容易考爆

計分詳細說明可參考:https://www.ewdna.com/2010/05/toeic.html

02 /推甄結果

-台大商研:一階未過
-台大國企:一階未過
-政大企研:一階未過
-交大經管:一階未過
-成大企研:錄取(備上)
-成大國企:一階未過
-中山企研:一階未過

沒錯,就是這麼慘,只有成大企研一間

這結果連我自己打出來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先撇除2020年可能因疫情影響某些學校推甄生人數暴增這件事而言,覺得在準備推甄的過程有太多太多需要反省了,因此還是厚著臉皮寫下這篇文,歡迎大家在觀看的過程中一同思考可以如何做的更好!

03 /落榜原因分析

此部份會分為商管專業能力之印象成績語言能力書審四大部分作為分析,此部份歸納的原因來自己身思考與和有經驗的學長姐討論而得,並未完全正確,僅供參考

商管專業能力之印象

我的主修是教育類科系,在申請商管所的推甄生中應該是比較少見的

在等待成大備取時,我非常閒的去看了所有排名在我前面的正備取生念什麼校系,結果意外發現大多還是以本科生為主(企管/國企/國貿等),少部分參雜外文等科系

非本科生在申請商管類研究所時的第一印象真的會讓教授比較容易對自身專業知識足不足夠感到疑惑(畢竟進研究所就是要做研究),因此建議在書審中可多強調自己在商管知識上的努力(例如修了多少課、有雙主修、參與過什麼學術類講座等),若有機會能進到面試關,也可在回答或自我介紹中有意無意的將之帶出

我也曾聽學長姊說過,即使有些人有雙主修的經驗,還是很容易被教授覺得專業知識不足。因此若為跨領域推甄的學弟妹,在「商管能力足夠」的佐證上需要多下功夫

成績

雖然有拿過一次校長獎的經驗,但由於大二參加商業競賽的關係導致成績掉下去,最後以不怎麼亮眼的 27% 作結

成績這種事當然是越前面越好,但也不是狂修一堆與商管無相關的甜課就好,因為每間學校在申請時都會要求附上歷年的修課經歷,自己的成績到底有沒有料教授一眼就看得出來

許多學校在申請上都有成績限制(像成大是30%以內),雖然台大的成績限制 range 很廣,但絕大多數去申請台大還是以10%、20%內的學生居多。當時參加台大國企所的招說會時,有個學姊的成績是68%,但因為有豐富的競賽與實務經歷,因此最後還是成功錄取

不過這樣的強者我相信還是極少數的,因此能顧好最基本的成績,將能讓自己更有機會前往第二階段的面試關

語言能力

前面有提及多益的建議,因此這部份就不再多作贅述。語言能力這塊除了英文檢定外,海外經驗(或口說相關經驗)也是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大多學校都要求商管所的學生需有一定的英文能力,無論是讀寫或聽說。而在申請研究所時,這兩方面的能力至少要有一個有相關經驗佐證會比較保險(兩個都有當然是最好)

之前去參加台大國企所的招說會時,有學姊提到若多益沒有金色(甚至 900 分)幾乎就可以不要放了(放了還有可能會扣分)

雖然申請台大時我沒有放英文檢定成績(台大並沒有硬性規定需繳交),但可能因為我既沒有語言證明,又沒有海外經歷,因此對於語言能力這塊還是比較存疑一些

建議有想申請商管所的學弟妹,可多累積一些能夠證明自己英文口說能力的相關經驗(例如學伴、交換、海外實習、修課經歷等),若自己多益真的不小心考爆才有個 backup

書審

原本預計在7、8兩個月至少要先完成一版的備審,但沒想到暑假這兩個月早上在實習,晚上在準備多益考試,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準備書審,因此書審拖到了9月左右才慢慢有了動靜,甚至是在無數個不斷熬夜、趕工的狀況下所誕生的

不要覺得自己多麼與眾不同。

以推甄管道申請研究所的人,不外乎就是在校成績好、經歷豐富…等,若你無法從中做出差異化、讓教授看見自己的特質,當然就不容易被記住

在寫書審時,建議先思考自己與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再下筆,多找幾個老師、同學幫你看看,可多多問他們「看完這份備審覺得我是什麼樣的人」、「覺得這篇備審的重點會是什麼」,才不會陷入自己的既有思考圈中

(更詳細的書審分享會放在下一部分喔)

04 /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做備審的第一件事:「想讓教授覺得我是個怎樣的人?」

上一個部分有提到,我的書審幾乎是在連續熬夜和不停趕工的情況下誕生的,因此有些架構和細節上都沒有想得很透徹。

還記得當初我做完備審時還沾沾自喜的給其他推甄的朋友看,沒想到他給我的回饋卻是:

「你的經歷很豐富,可是我看不太出你和別人不同、或是你想呈現的重點是什麼」

在做了許多份備審後我才恍然大悟,量多不如質精。當時的我太在意把大學所做的事蹟全部囊括上去,卻沒有站在教授的角度去思考如此大資訊量的備審是否會是一種負擔,甚至減低閱讀者的觀看意願

在做備審前,可先到欲申請研所之官網瀏覽一下系所培育人才的特點或期待,接著再將自己的經驗與上述的特點結合起來,並刪除具重複學習重點的經歷

去蕪存菁,留下最能展現自己特質與呼應系所人才特質的經歷(其餘可直接刪除或移至有利證明文件區)

所以,在做備審前可以花較多的時間去思考自己想放進備審中的經歷有哪些、自己有哪些事蹟是能和別人做出差異化的,甚至包含整份備審的主視覺都會間接的影響到教授對你這個人的看法

不要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

前段有提到,選擇以推甄管道進入研究所的學生不外乎都是成績出色、課外經歷豐富…等,因此在廣大的競爭者中做出差異化是非常重要的事

然而,若為了做出差異化而硬講了一些不那麼能代表自己的特質、或是一些自己不那麼擅長的領域,其實就本末倒置了。即使能幸運進入面試關,在教授眼中還是能看出美化後與實際上的落差

多問問「他人眼中的自己」

當時在做備審時我正好面臨生涯發展的迷茫期,雖然大學期間累積了不少經驗,但卻不知道怎麼從這些經驗推導出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擁有什麼樣的能力

還記得當初我迷茫到無處可走,臉皮繃著就在 Instagram 限時上發了問答盒問朋友們我有什麼優點,結果收到了好多好多的回覆(雖然有些回覆有點好笑XD)

節錄部分友人的回覆

從這些回覆中,我看見了原先所不認識的自己。其實無論是能力或特質,都是需要在備審上好好展現的,所以可以從這些「他人眼中的自己」去篩選出可以與其他競爭者做出差異化的地方,而非窩在房間、限縮自己的思考與可能,寫出完全不像自己的「差異化」

鎖定目標,不要分散注意力

我覺得研所推甄和高中繁星不同的地方在於有了更多「不確定性」,你沒辦法保證自己的成績在幾%內、有幾份實習、競賽經驗就一定推的上什麼學校,尤其在報名人數不固定的情況下,要去判斷自己的落點我覺得是有難度的

當初自己雖然果斷報了7個所,但準備到一半我就後悔了。原因不是在於不知道該怎麼準備,而是在我得知報名人數的成長率高的嚇人、以及聽完某些學校的招說會後,覺得準備某幾間學校的效益不太大,甚至會壓縮到準備自己較有把握的所的時間

雖然我覺得當初會報台政就是幫自己圓一個夢,反正如果後來才得知自己有上的可能卻沒有報一定會嘔死,所以還是眼睛閉閉就把報名費刷下去了

但回想起這個選擇,我還是有點後悔的。畢竟每個所要的人才會有點落差,在備審上要寫的就要有所不同,因此就要花更多時間在蒐集資料與構思上

在決定報名哪些所之前,可以先想想看「為什麼要報這個所」,接著再去思考自己當下的狀態有沒有時間可以準備自己的所有選擇。Dcard、Medium上學長姊的經歷背景可以當作落點參考看看,但還是得說,如果你不是成績、經歷特別出彩的人(例如我),還是參考看看就好(不過老實說如果你是頂大的學生另當別論啦)

最後我很推薦去參加各校辦的招說會,當初我參加了台大商研、台大國企、政大企研(結果一間都沒上🥰),去參加招說會可以讓你更直接的了解到教授想要什麼樣的學生、學長姐具備什麼樣的特質與能力,最重要的是能透過走訪校園,加深自己想成為這所學校學生的動力

不管能不能帶簡歷,都印好備著

之前爬過文有發現一些學校會規定面試時不能帶任何書面資料進去,因此我去面試成大時並沒有印自己的簡歷(加上當初成大是我面試的第一間,同一時間只有台大不意外的落榜,因此還屬於有點自負的狀態)。在面試的當下就發現大事不妙,因為我的前一位要準備出來時,我發現他正在跟教授們收他自己印好的簡歷,而且教授還跟他相談甚歡(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有簡歷的關係)

面試的一開始我就因為這個失誤非常緊張,但餘光仍然有瞄到教授們手上有當初規定我們要繳交的基本資料表(上面會要求填寫修課經歷、外語能力、活動與競賽經驗等),雖然多少有安慰了一下自己,但可想而知若有自己準備的簡歷,應該能更好預測教授想問的問題,且有更好的發揮

建議無論爬了多少文、事前通知信說明能否能帶簡歷,都是印好有備無患。簡歷以一頁單面為主,頂多雙面,太多資料反而就失去「簡歷」的意義了。簡歷中亦可放置一些教授可能會感興趣的活動經歷或語句當作hook,提前準備好回答的說詞,會讓自己對面試的掌握度有較高的提升

做好時間管理,不要修太多課

我一開始並不覺得推甄需要花我很多時間,因此大四上礙於學分壓力的我還是爆修了23學分,後果就是期中考和面試準備全都撞在一起

去面試成大的前一天晚上我熬夜讀了統計學到了凌晨四點,整個人狀態非常不好,想補眠卻睡不好,注意力完全無法集中

如果有申請大專生研究計畫,這個時段剛好是研究的執行期,如果你的指導教授規定你一定要在這段期間作研究,勢必得花掉更多額外的時間

因此,若沒有學分壓力,建議要準備推甄的同學該學期還是盡量不要修太多課,寧願把學分擺到大四下再修,也不要讓上課與考試稀釋掉準備推甄的寶貴時間

05 /面試分享

書審的部分我就跳過不分享了,畢竟成績不是太好 QQ Medium 上有許多比我還優秀的前人們都有分享他們書審的準備過程,大家可以多多搜尋~

面試的部分由於我只有面試成大企研,因此我只就這間的形式與被問到的題目做分享!

📍形式:多對一,5min/關,共2關,嚴格計時,只有椅子沒有桌子
皆採中文面試,第一關3位教授,第二關2位教授

【第一關】張心馨所長+莊双喜副教授+林佑鴻助理教授

  1. 英文自我介紹
    追問:你多益考不高耶,未來有預計想考幾分嗎?為什麼是這個分數?
  2. 你現在念這個系,未來有打算往這個領域發展嗎?
    双喜教授:問這題是想看看你的企圖心
  3. 未來想要走什麼產業?
  4. 長照2.0在國民黨版和民進黨版有什麼差別?
  5. 比較有興趣的研究領域是什麼?
    追問:聽過什麼是微笑曲線嗎?

整體而言問題並沒有太難,双喜教授是比較會神來一筆問你的老師,所以臨場反應要練好。另外跨域生也有可能被問到自己領域的東西(像我被問到長照2.0),所以也不要輕忽自己領域問題的準備

若是有點牽涉到政治議題的問題,記得抱持中立的立場回答,避免使用「比較」、「相對」等字眼,可多強調兩方所努力的面向不同會比較安全
(面試完跟一起面試的朋友聊天才發現到問這題的教授似乎有政治立場,嚇出一身冷汗…)

【第二關】蔡惠婷副教授+林泰宇助理教授

  1. 自我介紹,詳細一點
  2. 介紹一個你的優點
  3. 去統一實習印象深刻或學習到的事

相較之下第二關比較輕鬆愉快一些,問的問題跟備審比較有關,自己發揮的也比較好

建議可以在事前準備一些優/缺點題、成就感/挫折題、生命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這些看似和企研所較無相關的題目,並思考如何把這些生命經驗和企研所產生連結,或是從中推導出自己重要的人格特質,而非只是平舖直敘的把問題答完

06 /感謝與總結

研究所推甄其實是一段與自己安靜對話的日子,而這個過程充斥著無限的迷茫、孤獨、自我懷疑與不確定性,老實說非常非常不舒服

我永遠記得在成大繳交備審死線的凌晨,我邊大哭邊打研究計畫,心裡好幾度想著要不要乾脆放棄算了,反正我還有那麼多間(?)不過真的幸好當初沒放棄,也才能打下這篇心得文

如果時光再倒轉一次,我會收起自負,努力、加緊修正那些錯誤,讓自己能在推甄上有更好的表現,也希望推甄結果能更配的上大學三年來所做的所有努力

凡是成功,總是孤獨的

可能是因為科系的關係,當初身旁並沒有太多朋友在準備研究所推甄,加上當初覺得備審自己準備就夠了,因此在做備審的那段日子總是一個人關在房間不出門,壓力非常大,也不知道該找誰說

當時我常打電話跟我爸哭,印象最深刻的是我爸跟我說的這句話。有沒有邏輯我是不知道啦,但這是當時足以讓我撐下去的力量與支柱

來自劉爸爸的黃金語錄

準備推甄的這段日子,真的是所謂的「成長痛」,但也因為這樣的痛,讓我接受到許多人的溫暖與善意,也決心要將這樣的好繼續延續下去,希望自己也能幫助更多人

在推甄結果出來前,我曾經去廟裡拜拜,祈求自己不需要到最好的地方,但一定要到最適合自己的地方。從結果論雖然有點像安慰,但不得不說成大是我從國中以來就夢寐以求的學校,也是我爸媽最希望我考上的學校,所以最後到成大我還是非常開心的

打完了好長好長的心得文,雖然不確定這其中是不是真的有分享一些足以幫助他人的內容,但把這一路以來經歷的種種打完,內心算是舒坦多了

身為跨域生的我,即使不算是完完全全的跨域生,但在準備推甄的過程中仍然坑坑碰碰了許多回,很感謝一路上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們,感謝之意實在溢於言表

謝謝幫我寫推薦信的禮賢部長、光華老師和雅慧老師;謝謝在推甄路上給予指引的文瑜和彥叡;謝謝啟發我念研究所、一起在統一實習的五位前輩們;謝謝一起準備面試的好夥伴;謝謝回覆我 Instagram 限時動態的朋友們;謝謝給我鼓勵與支持的爸媽;謝謝這一路上,無論是曾經幫助我,或是不看好我的所有人;最後想謝謝成大企研願意給我機會,未來的兩年絕對不會辜負這份幸運的

最後的最後,期望如此幸運的自己能透過分享這段走過的路,幫助需要這些經驗及養分的來人

若有任何幫助與需要,歡迎寄信至 beckyliu622@gmail.com 或到我的臉書找到我❤️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的你,無論有沒有要推甄,都能從中收穫一點什麼

我們下篇文章見👋🏻

終於看完文章啦,給點回應讓我知道你的想法吧!
(長按拍手可以連拍唷!不要一個一個按啦><)
▪10個掌聲:好文推推👍🏻
▪20個掌聲:收穫滿滿呀🤤
▪30個掌聲:這個分享讓我準備推甄更有信心與動力啦🥺
▪50個掌聲:看完你的心得文,我覺得我一定能推上第一志願🔥🔥🔥

--

--

劉沛淇 Becky Liu
劉沛淇 Becky Liu

Written by 劉沛淇 Becky Liu

命中缺水💧 開箱一些我想寫、或你想聽的事 | ✉️ liu310256@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